美麗海島——海南省“無廢城市”建設穩(wěn)步推進中

  • 美麗海島——海南省“無廢城市”建設穩(wěn)步推進中已關閉評論
  • A+
所屬分類:地方新聞
  近日,海南省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廳舉行2023年“環(huán)境日”媒體見面會。今年是海南省建設國家生態(tài)文明試驗區(qū)五周年。近年來,海南省多方發(fā)力、多措并舉,積極推進污染防治攻堅,強化固體廢物處置處理,穩(wěn)步開展“無廢城市”建設。
 
  近年來,海南省經濟社會加快綠色低碳轉型,先后確立熱帶雨林國家公園、清潔能源島和清潔能源汽車推廣、“禁塑”、裝配式建筑、“六水共治”、博鰲零碳示范區(qū)6項標志性工程。全省清潔能源裝機比重達74%,大幅超過全國平均水平。2022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達42.1%,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占比攀升至10.5%,分別位居全國第一和全國第二位。裝配式建筑面積在連續(xù)四年倍增后,2022年裝配式建筑應用面積在當年全省新增建筑中占比達64%。實施全國首部“禁塑”地方性法規(guī),重點行業(yè)場所生物降解塑料替代品占有率提升至81.6%。以滾動實施標志性工程引領能源、交通、建筑重點領域綠色發(fā)展,同時從無到有培育風電裝備制造、裝配式建筑、全生物降解塑料等新興產業(yè),釋放綠色產業(yè)新機遇。
 
  見面會上,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海南省“無廢城市”建設情況。2022年4月,海南省???、三亞納入了全國“十四五”時期“無廢城市”建設名單,昌江黎族自治縣參照“無廢城市”建設要求一并推進。
 
  與此同時,海南省制定印發(fā)了省級全域“無廢城市”建設工作方案。2022年10月20日印發(fā)《海南省全域“無廢城市”建設工作方案》,提出到2025年,???、三亞、儋州、三沙4個地級市和昌江黎族自治縣全面完成國家“十四五”時期“無廢城市”建設任務,其他市縣結合實際參照建設指標適時推進的工作目標;對“無廢城市”建設工作的主要任務、實施步驟和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,指導各市縣制定本行政區(qū)域“十四五”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,目前三亞市、??谑?、昌江黎族自治縣、儋州市、三沙市均已印發(fā)出臺實施方案,同時瓊中黎族自治縣、五指山市等市縣在省級工作方案印發(fā)后謀劃推動本地區(qū)“無廢城市”建設。
 
  據見面會介紹,截止目前,???、三亞等地“無廢城市”建設均有所進展。
 
  ??谑校?/strong>根據《海口市“無廢城市”建設實施方案(2022-2025年)》,該市“無廢城市”建設指標體系由5個一級指標、16個二級指標和50個三級指標組成。2022年,??谑性O定的47項具體指標已完成16項,其中在垃圾分類處理、農業(yè)廢棄物回收等方面成效突出。
 
  三亞市:根據《三亞市“無廢城市”建設實施方案(2021-2025年)》,該市“無廢城市”建設指標體系由5個一級指標、17個二級指標和51個三級指標組成。2019年,三亞市入選全國首批“11+5”個“無廢城市”建設試點。截至2021年底,三亞市已形成了9大模式,其中塑料污染綜合治理、“無廢”理念傳播、循環(huán)經濟產業(yè)園建設、醫(yī)療廢物全過程管理四大模式被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部推選為典型案例。2022年,三亞市設定的51項具體指標已完成19項。其中醫(yī)療廢物應急處置、社會源危險廢物管理、重點場所禁塑等方面成效突出。2023年3月,印發(fā)《三亞市2023年“無廢城市”建設工作要點》,明確年度工作任務;4月印發(fā)《三亞市廢舊物資循環(huán)利用體系示范城市建設實施方案》,旨在打造廢舊物資循環(huán)利用三亞范例。
 
  昌江黎族自治縣:根據《昌江黎族自治縣“十四五”時期“無廢城市”建設實施方案》,該縣設置了由5個一級指標、17個二級指標和48個三級指標組成的“無廢城市”建設指標體系,并分解下達至各有關部門,同時建立了“無廢城市”建設指標體系信息統(tǒng)計制度。2022年昌江縣在工業(yè)固廢綜合利用、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和建筑垃圾、礦區(qū)生態(tài)修復持續(xù)發(fā)力,形成了三大“無廢城市”建設經典模式,具備一定的推廣應用條件。